詩歌與童謡
Learning children poetry !

文化薰陶

要兒女從小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,便要令他們在不知不覺中,感覺到語言所發揮的魅力。最佳方法,莫過於從接觸童謠開始。

以學習中文為例。中國五千年的文化,內涵博大精深。唐詩、宋詞,皆精彩絕倫,都極能彰顯文字的魔力,所以有小學甚至幼稚園,開始引入作為教材。然而,由於意境深遠,大部份的詩詞歌賦,對於幼小學童而言,只能生吞活剝,即使能朗朗上口,也未能深明其義。

為了令兒童容易學習,本校創作了一些童謠,讓兒童能實際得益,又能感覺到文字的妙用。以下就是一首本校創作,名為「螢火蟲」的童謠。

螢火蟲

螢火蟲,螢火蟲,
提著小燈籠。
翩翩展翅仲夏夢,
點點燐火照晚空,
苔痕濕土埋蟲卵,
化身白蛹好過冬,
螢火蟲,螢火蟲,
莫辨雌雄
來去匆匆。

這是一首介紹螢火蟲生態和生命週期的童謠。藉唱詠,兒童會明白到,螢火蟲會在陰暗潮濕的泥土(長青苔的地方) 產卵,而且以冬眠狀態捱過冬天。成蟲會在夏天飛舞,為夜空帶來神祕,可惜其生命短暫。原來,我們十分難以肉眼觀察,來區分螢火蟲的雌雄性別的啊!

通過解說、圖像、遊戲,兒童不但能牢記詞句,而且會樂在其中地享受學習過程呢!